有房、沒房,存錢、不存錢的人生,晚年生活到底有何不同?

相信大家一定各自都有不的看法。有人說,「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?」做好一些準備總是沒錯的,不存錢的年輕人喜歡把錢花在吃喝玩樂上,認為「人生苦短,應該及時享樂」,否則辛苦一輩子卻來不及花,豈不是虧大了。他們崇尚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、“船到橋頭自然直”,有錢的時候就要盡情享受,如果把錢存著,等人老了,想花錢都“有心無力”
 ,豈不白幹了。

有些人認為存錢很重要,有些人認為反正都有家人在,存不存錢沒關係,那麼存錢的老人和不存錢的老人,晚年生活有區別嗎?

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,到了晚年所面對的生活也不會相同,有的人認為養兒防老,所以早早就將自己的晚年託付給子女,包括自己 的房產和資金。有的人則打心底不願意麻煩別人,包括自己 的小孩。於是在子女成年之後就著手籌謀自己的養老。人活著是需要成本的,沒有錢,就意味著沒有選擇的權利。錢不能買來情,但可以保障情。現實的世界,沒有錢會寸步難行。

今天透支明天的錢,用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“船到橋頭自然直”,的說法,掩飾他們不知道儲蓄的重要性,覺得辛苦一輩子存下錢,自己再來不及花,豈不虧大。

年輕時存點錢對生活其實也沒有多大影響。到了老年,發現有存錢的老人和沒存錢的老人,生活區別真的很大。認定養兒防老的人幾乎將自己的一生都耗費在子女身上,堅持以心換心,所以拼盡所能去滿足子女的物質需求,可是等自己老了,小孩也長大成人之後,卻發現此時,子女也有了自己的家庭,也有自己的人生壓力,要工作,要拼搏,還要有各種的應酬,還要養育兒女,幾乎沒有時間來多陪伴父母。

而那些獨立自主的人從子女很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,讓子女明白每個人都應該先為自己負責再去幫助他人。所以當他們老了之後,因為以前已經存了自己的養老金,所以不必為錢看兒女的臉色,自己口袋有錢,兒女買東西孝順你的時候,你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還給他們,這也叫禮尚往來,大家都高興。人到了老年,適當的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,過著行雲野鶴的高端生活,想要買些什麼就買什麼,不用考慮錢的問題,這也是提高心理安全感的方式。

至於買和不買房,我覺得和存錢、不存錢很類似,也有兩個可能,不同的選擇造成不同的現狀,無房族不想背上房貸生活很佛系,今朝有酒今朝醉,選擇享受生活,每天過的很滋潤,花起錢來更是大手大腳。

假使你在30~40歲買房,60~70歲退休,房貸也還完了,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,產權完全屬於自己,兒女子孫也會因此更加照顧你,退休後的生活會比較沒有掛圭,不像沒房子的 ,擔心老了之後還住在出租屋裡居無定所,擔心老了被嫌棄、被丟到養老院。

轉載自台灣商務---胡偉良博士

小資族特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